close

 

圓山水神社基本資料

 

位置:臺北市捷運劍潭站對面,臺北自來水事業處陽明分處後方山坡上

社格:無格社

鎮座日:1938.4.27(依據碑文推測)

(網友HANK的補充)

根據昭和13(1938)427日 的《台灣日日新報》的報導,圓山水神社於昭和13(1938)425日鎮座。

祭神:水仙尊王(依據維基百科,嚴重存疑)

(網友HANK的補充)

根據昭和13(1938)427日 的《台灣日日新報》的報導,祭神為水波能売命、榮井神、生井神。

例祭日:不詳

保存狀況:尚有完整石燈籠四個(殘件若干)、參道、狛犬一對、社名碑、手水舍、遭改築過的本殿

文物等級:無

  車水馬龍的中山北路上,任誰大概也想不到,就在路旁的山坡上,竟有一處花木扶疏,幽靜清雅的地方,而且,還具有異國風情!

  斜陽灑下金黃色的光芒,落在刻有「圓山水神社」的石碑上,彷彿在遙望它的祖國。本殿前的狛犬,依舊盡忠職守的守護著聖域。古樸的石燈籠,靜靜的矗立在兩旁,它早已褪去了大和民族的榮光,因為神社的主角,已經成了配角,不......連配角都談不上,那早已是七十年前不復存在的前塵往事。

  本殿已經被拆除,裡頭到底奉祀何神也不可考,基壇尚在,不過上方已經變成中式的亭子,完全沒有任何神像,只有一個香爐。但圓山水神社比起臺灣許多神社,已經是幸運的了。

  日據時期興建圓山貯水池,工程中有部分員工殉職,圓山水神社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建立,由現存石燈籠等物件來看,捐獻者不只日本人,還有部分的漢人。

  這個神社有著饒富趣味的手水缽,由當時的臺北市水道課課長武部八三郎捐獻。

  石燈籠上則刻著「水道課有志」,「有志」就是「有志一同」。

  參道兩旁的狛犬被完整保存,以「阿吽一一型」方式擺置。

  狛犬體積不大,但仍可感覺到它的威武。

  虎邊狛犬懷中還有小狛犬,也許是受了臺灣文化的影響吧!

  雖是無格社,但狛犬雕刻也不馬虎,身上還可見獨特的渦漩紋。

  小狛犬不知道是因為風化還是原本就如此,雕紋看得不是很清楚。

  筍形的尾巴,是狛犬的一大特徵。

  一旁還有光復後所立的飲水思源碑。

 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九十一年九月份的施政報告中,有這麼一段文字:

  ★重 要 施政 成 果

(中略)

二、積極整修「圓山活水頭」古蹟,增加市區攬勝新景點

  為配合二十一世紀臺北市發展藍圖─形塑臺北具備山水、活力、合作、健康、有情都市的多元面貌,本處進行整修「圓山水神社」開放,提供市民休閒遊憩好去處,以增加市民市區攬勝新景點。「圓山水神社」依實際正名為「圓山活水頭」。其中「圓山貯水池」興建於七十年前,為台北最早的貯水池;「圓山水神社」亦歷經六十年以上歲月,見證了台灣自來水事業的發展,因地處優雅環境,鬧中取靜,規劃為休閒運動公園,兼顧古蹟之維護,誠為一舉兩得。

  水神社奉祀亭擺飾物將以特殊、具有歷史意義之物像為主,佇立其旁之石獅、涼亭、奉水石、石燈柱,及八角亭等建築均頗具特色,貯水池後方原始林區擬規劃為森林步道,以木棧道相接,讓參觀「活水頭」民眾多一種遊憩選擇。


  本年度計畫進行開發,主要工作項目包括活水頭、貯水池整修、登山健行步道改善、貯水池景觀照明及水神社舊有歷史文物整修、環境整理與景觀植栽改善等工程,整修重點以懷思古之幽情,讓參觀民眾能親身體驗,所需工程費已陳報市府補辦預算中,俟預算核准後隨即可辦理招標執行。

  不過我在2008年7月與2010年1月去了兩次,似乎與施政報告所說有所差距,另外的資料上有說明該處花了34萬元整修,雖然確實在當地看出有整修的樣子,但施政成果中所說:「開放」、「奉祀亭擺設物」、「木棧道」、「景觀照明」等等,有些部份並未實現。

  圓山水神社由於位在管制區內,得以保存至今,距離不到一公里的臺灣神社與護國神社早已杳然無存,對於這一個具獨特性的建築,臺北市政府應該將之與圓山活水頭古蹟一併管理整修,開放參觀。

  現在我有兩個想不通的地方,其一是隔壁的貯水池被列入古蹟(圓山活水頭),為何水神社沒有?其二是被列為古蹟的貯水池爬滿藤蔓,沒被列為古蹟的水神社反而整修得花木扶疏(雖然與施政報告還有差距,但還是有在整理)。怪哉怪哉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樂風的民藝筆記 的頭像
    樂風的民藝筆記

    樂風的民藝筆記

    樂風的民藝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